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实施“蓝火计划”服务技术转移
“蓝火计划”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具体负责实施的旨在推进高校深入开展产学研用结合,将高校优质科技、人才资源引入企业一线,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的一项重大行动计划。
从2009年启动实施以来,共组织了全国逾百所高校的1200余位专家学者赴地方开展产学研合作,参加对接的企业界代表达到2000余人,累计达成合作意向450余项,帮助引入科技特派员90余人。
“蓝火计划”契合了当前区域地方调整产业结构、经济转型的发展需要,推动了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受到高校、专家学者和地方政府、企业的欢迎,在加快高校创新科技成果向社会转移及产业化,推动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蓝火计划”注重平台建设,通过与地方政府共建中国高校技术转移地方中心和各种技术创新平台、联盟,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的新模式,鼓励高校创新团队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蓝火计划”注重推动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与地方企业开展多种形式交流合作,使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能够“接地气,有根基”。
在顺利实施“蓝火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于2015年正式启动全国高校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其中中国技术供需在线已于2014年底正式开通,目前,共有500所高校和5万多名高校专家学者注册,3000多项科技成果和1000多项企业技术需求上线运行。
浙江大学:八个创新创业平台培育高科技企业
浙江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在2009年4月成立,自2010年起,研究院先后在宁波、苏州、广州、自贡、天津、包头等地建设了8个集公共平台服务、战略咨询规划、领军人才集聚、新兴企业孵化、高新技术转移、创新人才培养等功能的创新型研究机构(创新创业平台),集聚多方资源,建设符合综合性研究型创新型大学特点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坚定“协同创新助力创业 合作共赢”目标,着力技术转移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技术开发与创业孵化、技术转移与风险投资的紧密结合,大大加快科技成果的集成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步伐。
研究院下设有一个科技服务的专业机构—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是科技部国家(首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国家科技计划(火炬计划)实施二十周年先进服务机构。
浙大技术转移中心有一支由教授、博士等共150多名高级人才构成的科技服务队伍,他们与各地创新创业平台协同开拓,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已建设70余家区域分支机构,为数万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科技服务及咨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各类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今后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谋划创新创业新思路,通过产学互融和各部门、平台联动,挖掘潜力、激发活力、增强合力,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的发展理念,积极有效地促进“泛浙大”创新成果转化,大力夯实创新的基础,引领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意识,协同社会各界力量,努力推动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深入向前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实施158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
中国农业大学是首批试点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为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科技部、教育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工作部署,中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制定并实施了“158工程”。
“1”是指“立地”的宗旨:立足北京,服务全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以大学为依托的公益性农技推广的新模式。
“5”是指围绕立地宗旨,实施五大工程,即对接国家科技园区,实施服务三农的“基地工程”;对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服务产业的“体系工程”;对接国家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实施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建设的“站院工程”;对接学校重大科技成果,实施科研成果向生产领域自然延伸的“推广工程”;依托继续教育学院、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等培训基地,实施科技特派员和新型农民培训等“育人工程”。
“8”是指八大行动:动员鼓励广大教师深入农村和农户的“教授进村入户行动”;鼓励研究生、本科生深入农村的红色1+1’行动”;面向社会开放的新农村信息服务的“农村信息网盟服务行动”;为新农村驻点服务的“大学生村官行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多样化人才的“农村能人培训行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咨询的“新农村建设政策创新行动”;解决农村一线技术难题的“科技兴村富民行动”;依托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传播先进文化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行动”。
华南理工大学:对接专业镇 开展行业关键技术攻关
长期以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秉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理念,形成了基础前沿、应用研究和工程化研究一体化设计、全链条协调推进的科研创新模式,探索实践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途径。
近年来,学校共派出近700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带领3000多名学生助理,进驻了21个地市500多家企业。
以对接专业镇为抓手,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学校先后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40个产学研创新联盟、49个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与广东省内100多个专业镇形成了“一院一镇”或“一团队一镇”的紧密对接模式,全方位支撑行业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打造新型研发机构与成果孵化平台。学校先后组建了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山市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长沙技术转移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与成果转化平台,形成了以学校为源头,以广州为中心,以东莞、珠海为东西两翼,辐射、支撑、带动全省内外的产学研合作格局。此外,还建有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两个国家级转移示范机构,有效承载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实施。
据悉,华南理工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以及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一直稳居全国高校前列,2014年度,专利申请数量达2214件,获得国家专利奖金奖1项,优秀奖2项;2009年以来,共获国家专利奖16项,位居全国高校第一。近五年来,从企业获得的各类横向科研项目合同总经费近25亿元,为3000多家企业解决了上万个技术难题,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
哈尔滨工业大学:“1+4”模式解决校办产业发展瓶颈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职能主要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资产经营责任有限公司(下称资产公司)来实施。十二五期间,资产公司紧抓技术、管理、资金、市场4个要素,努力打造了一批具备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核心企业。
2011年以来,学校校办产业进入了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主要方向的发展阶段,利用学校在人才、成果、学科和工程实践领域的优势,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即高端制造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生物医学和教育,打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按照财务统计,2013年学校科技产业资产总量已经超过100亿元。到2014年末,资产公司成功完成产业化项目45个,成立高科技企业28家,新办企业注册资本总计5.47亿元,形成校方股权2.7亿元,吸引投资3.7亿元。在资本市场上,博实股份2012年在中小板市场挂牌上市,奥瑞德股份2014年在主板重组上市,软件股份2014年在新三板挂牌交易,其中学校股权市值超过50亿,这些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不仅为学校创造了经济价值,也为校办企业起到了示范作用,是学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未来“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通过“1+4”(即基金+技术团队+市场+专业化管理经营团队)模式,彻底解决校办产业投资决策瓶颈,真正实现按市场和经济规律办企业。依据目前学校已有的六大产业集群,结合国家驱动创新机制、及地方经济转型需求,抢抓机遇、激活机制,培育高成长性、放大性的产业,为繁荣经济,服务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打造强有力科技成果转化保障体系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大力促进学校科研成果服务国民经济一线。如:张永明教授历经8年掌握了“全氟离子膜”制备的核心技术,打破了美国和日本在这一尖端技术领域长达30年的技术垄断;潘建生院士使国产核岛主设备大型锻件的综合性能指标和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率先形成三代核电核心装备成套生产能力以及我国自主设计的四代核电配套装备能力;来新民教授在超薄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开发和产业化发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制出的金属双极板关键指标在国内率先达到美国能源部(DOE)标准;谭家华教授团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使我国实现了大型绞吸式挖泥船的自主设计和建造。
近年来,学校已设计“天鲸号”、“天麒号”等大型绞吸式挖泥船共计48艘,年挖泥能力达7.18亿立方米,产值约114.82亿人民币。孔海南教授团队2007年起进驻洱海,进行洱海水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及工程示范,围绕最主要污染河流“罗时江”开展全方位的污染整治工作。
携手政府与企业,为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搭建服务平台。学校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全国首批“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经过14年的实践,已形成了集融资、投资、项目开发、产权管理、技术转移、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国际技术合作为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保障体系。大学科技园已在上海、江苏、浙江共计创建10个分园,建成国家级孵化器两个。截至2014年年底,学校科技园累计培育企业2000余家,其中上市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159家。
电子科技大学:构建“三足鼎立”科研架构
电子科技大学以“顶天、立地、树人”为科研工作定位,努力构建“三足鼎立”(军事电子科研、以国家各类基金为代表的基础研究、与企业合作为主体的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架构。“十一五”以来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14项、部省级奖励181项,发表论文(专著)31000余篇(部),申请专利4500余项。
近三年,学校与相关企业签订技术研发与服务合同1700余项,金额约8个亿;学校与企业联合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180余项,经费近2亿元;承担产学研合作专项、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经费超过7000万元。
在共建平台上,学校与多家企业联合组建了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平台。包括与卫士通共建的“可靠云计算与大数据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与迈普通信共建“数据通信与灾备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成都亚光电子共建“微波毫米波四川省工程技术中心”;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共建“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与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
在战略联盟上,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建立了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四川省大数据产业技术联盟、四川省平板显示行业协会等多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年度技术转让许可发明专利30余项。目前,以学校成果入股并投资组建了高科技企业30余家。下一阶段,学校将进一步落实好《电子科技大学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鼓励教师、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创办“学科性公司”。开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式改革,显著提高对科技人员和成果转化人员的奖励比例,将国家现行政策中20%以上奖励比例下限提高到70%。
天津大学:探索技术转移“天大特色”
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于2013年6月,并获批“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同时注册成立天津大学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技术转移中心主要从两方面来推进技术转移工作,一方面借助政府行为的引导,选择行业、区域技术转移的切入点,与骨干企业结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形成规模化的技术转移和应用;另一方面运用市场行为的新机制,从规模总量和质的提升方面来发展与企业的科研合作,以及促进学校科研的技术培植。探索建立“人才、技术、资金”三个平台的技术转移运行模式。
技术转移中心充分汲取国内外技术转移经验,全方位布局,努力为技术转移工作配备完备的硬件资源,在专业队伍打造、科技金融体系构建、物理空间拓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工作,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技术转移工作的“天大特色”。
技术转移中心培育专业技术经纪人队伍。队伍由18名技术经纪人组成,具备技术、市场、法律、商务、金融等综合能力,为供需双方提供全方位服务。
技术转移中心不断加强技术转移平台建设。在运行过程中摸索出“区域分中心”、“企业分中心”发展模式。目前,已在定州、东营、南通等地设立16个区域分中心,将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到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
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了“技术—需求”数据库。目前,中心调研分析技术需求3000多项并按分类走访专家课题组500余个,不断积累科技和人才资源,增强技术转移服务和技术推广的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山东大学:加强技术转移 鼓励创新创业
2014年,为进一步加强技术转移工作,学校成立了管理服务机构—技术转移中心,挂靠科学技术研究院。
当前,山东大学的技术转移工作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取得了不少成绩。
陈代荣教授研究团队与山东国瓷公司联合研发的产品,占据了我国多层陶瓷电容器用钛酸钡材料85%以上的市场。
朱波教授的碳纤维技术团队的输电中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技术,已经和河北、江苏、内蒙古、河南、山东等多家企业合作开发,累计挂网线路超过160条,累计线路长度超过6000公里。
赵国群教授团队与山东海信集团联合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建立了快速热循环高光注塑成型成套技术,建造了系列生产线和开发了系列高光注塑产品,在海信6个系列18种电视机前壳150多万件产品上应用,直接创造产值3亿多元,该项目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徐现刚教授团队的碳化硅重大项目进行产业化转化后,成为国内首家掌握碳化硅单晶生长及衬底加工的高技术企业,实现了碳化硅半导体单晶衬底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与山东能源集团共建了深部岩体工程与灾害控制工程实验室,与海信集团共建了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与龙力生物等共建了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当前,在不断完善既有技术转移模式的同时,山东大学也在积极探索构建符合国家创新驱动要求的技术转移新模式,在构建新型产学研合作平台、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方面进行了探索:建设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加快科研成果从高校院所向企业转化的重要桥梁,对山东省经济发展和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西北工业大学:以成果作价折算股份
西北工业大学与不同区域和企业开展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由科学技术管理部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科学技术管理部是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致力于学校创新体系的建设,始终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组织科研活动,注重知识原创,推进学科交叉,促进技术成果向产业化转移,努力为全校师生科研工作服务,主要职责包括各类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科研成果及奖励的管理、各类科研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科研资质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的管理,以及校内科研机构管理和学术交流等。
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是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西北工业大学投资成立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代表西北工业大学对外投资、管理和运营学校经营性资产、规范学校经营行为的管理型公司,是唯一代表学校对科技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的机构。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依托学校教育、科研和人才优势,通过项目转让、成果入股、技术合作、股权经营、共建平台等多种形式,推进学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西北工大以成果作价折算股份模式,也称“研试产一体化”模式,是由研究团队+工程化中心+产业化公司共同进行技术转化。学校研究团队在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依托学校工程化中心开展技术成果中试和工程化,实现“技术变产品”,再与企业家合作,建立股份制产业化公司,实现“产品变商品”,同时企业通过经营收益反馈学校,继续进行技术创新。该模式采用混合所有制,即学校成果作价入股+民营企业现金入股。在股权收益分配上,将学校部分股权及收益奖励给成果团队。
东南大学:高增长经费确保科研高产出
在最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东南大学位列全国第一的学科数由上一轮的1个增加到3个;另有3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二。根据ESI学科排名,学校已有工程学、材料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工程学进入世界前1‰,位列全球第80位。
近5年来,东南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5项,特别是2011年度,尤肖虎团队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全国共2项)。
据统计,“十二五”以来,东南大学科技经费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2012~2014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分别为13.61亿元、15.36亿元和16.58亿元。2014年,学校申请发明专利2201件,发明专利授权732件。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创新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2004~2014年,东南大学作为依托单位参与了135项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涉及省资助经费超过12亿元。学校与国内外重点优势企业建立校企产学研联合研发机构90余家(合作伙伴大多数为江苏省企业),为一大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学校借助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的平台,积极在地方推进技术转移分中心建设。目前已在江苏的大部分地区、山东的聊城、安徽的安庆、芜湖、马鞍山等省内外城市成立20余家技术转移地方分中心。此外,学校已与全省13个省辖市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建有苏州研究院、无锡分校、常州研究院等。同时,着眼解决行业共性技术和科技创新,与地方政府、企业或企业联盟合作共建专业研究院,包括江阴新材料研究院、宜兴环保装备工业研究院、镇江智能电网研究院等。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整合资源 推动四方“同频共振”
中国矿业大学历来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积极探索“产学研”的工作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增值。仅2011~2014年,学校与企业签订了5267项科技合同,合同额累计达19.3558亿元,到款金额达15.1711亿元。
学校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负责学校科技成果的管理服务工作。制定了《技术转移中心产学研合作机构建立与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全面建立健全“产学研”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针对企业生产中出现的相关难题采取信息发布的方式组建科研团队;着眼于学校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实施技术整合和集成,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进行技术攻关;集中多学科、多部门的优势资源协同创新,为企业的升级换代、技术革新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保障。
实行固定编制与特定编制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制度。通过社会招聘、退休返聘、研究生助管、合作单位选聘等形式进行队伍建设,把学校选派到地方和企业挂职的人员,聘为中心科技特派员,建立中心信息站,举行科技对接活动。
充分利用学校大学科技园、产业化基地、教授企业、科技发展总公司的优势,相互协作形成不拘一格的孵化机制。
积极整合相关资源大力推动学校、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四方主体的“同频共振”。
通过董事会、校地校企全面合作战略联盟、合作创新载体、行业合作联盟四个不同的合作途径,全面推进与地方、企业、行业建立联系,拓宽技术输出渠道和技术服务领域。
学校定期举办“科技服务家乡行”、“科技诊断咨询”和“成果推广模拟招标”,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见效。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