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圆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胡征宇
浙江大学圆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圆正控股集团)是浙江大学的资产经营公司,承担学校经营性资产的经营、监督、管理和保值增值职能。六年多来,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和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职能部门及兄弟院校同行的积极支持配合下,浙江大学产业以“资产管理、资本经营、服务学校、贡献社会 ”为经营理念,以“打造一流的科技产业、打造一流的后勤综合服务品牌”为最终发展目标,经历了从理顺关系、规范管理到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教育部评为“资产公司年度报告A级单位”。
截至2011年底,圆正控股集团总资产37亿元,净资产8.8亿元,同比2006年底分别增长了18%和38%。员工总数 9788人(其中“老人”1222人,“新人”8566人),离退休人员1613人。至2011年底,公司下属企业总数为196家,其中全资、控股企业40家。
但与各兄弟院校同行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在全国高校产业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我们借召开的全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2012年年会之际,将浙江大学产业发展总体情况简要汇报,以抛砖引玉。
一、积极构建符合高校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机制,为学校产业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一)全面开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理顺关系
浙江大学四校合并后,由于历史原因,学校产业规模较大,股权结构和管理层次都非常复杂。据不完全统计,至教育部产业规范化建设前的2005年底,学校拥有各类企业近500家,学校所有投资企业中盈利企业所占比例为45.65%,严重亏损企业所占比例为1.04%。产业发展困难重重、隐患很多,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遗留问题逐渐显现,学校作为投资主体和法人,在名誉和资产上都遭遇了不少的法律纠纷和经济纠纷,并造成了账面上几千万的损失。针对上述问题,根据统一部署,浙江大学启动以清产核资和企业改制为主要内容的产业规范化建设,逐步理顺校办企业投资关系,规范校办企业管理。
2005年7月22日,学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革校办企业投资管理体制的通知》,决定将浙江大学作为投资主体的102家企业分别无偿划转到当时已在正常运营的、浙江大学全资的后勤集团、科技园公司、圆正企业集团、新宇集团四家企业。
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现金出资1.5亿元在浙江省工商局登记注册了学校资产经营公司――浙江大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随即公司以现金1.48亿元向学校购买了上述四家集团的股权,成为四家集团的投资主体及行政管理主体。
几年来分别开展了以下工作:
组织了对学校51家全资、控股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
关停、转让、改制企业累计200家,涉及注册资本3亿余元,学校股权约9000万元,收回改制基金7000余万元;涉及员工1000余人(其中重新安置职工320余人),为学校教学科研腾出了大量场地(62238平方米)。
对“浙大”、“求是”、“ZHEDA”、及“鹰图形”四个类型向国家商标局分别进行全类(共45大类)保护商标注册申报,同时开展了ZJU、“浙大”、“杭大”、“浙农大”、“浙医大”等校名的保护及“圆正”商标全类注册工作。
采取措施加强校名的科学管理。179家范冠用“浙江大学”全称的企业全部取消全称冠名;冠用“浙大”简称的企业从206家减少到184家。
截止2008年底,浙江大学基本完成了教育部下达的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任务。
(二)开展资源整合重组和结构调整,为学校产业进一步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2008年10月,根椐发展需要,成立了浙江大学科技园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搭建金融基金的平台。2010年更名为科技创业投资公司。
2009年6月,撤并浙大圆正企业集团(原学校产业经营的主体),重组浙大控股,更名为浙江大学圆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资为2.35亿元。实现了资产管理型资源整合重组,为今后学校科技与后勤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2009年6月,重组成立新的浙江圆正宾馆管理有限公司,开展接待、会展,旅游相关平台整合发展。2011年10月,为顺应发展需要,更名为“浙江大学圆正旅业集团”,致力于打造中国高校一流的集酒店管理、差旅休闲、会议会展、教育培训为一体的一站式全程服务商。
2011年初,根据学校产业整体架构的需要,调整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管理关系,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由圆正控股集团直接投资并管理,进一步搭建规划设计产业平台。
2011年控股集团注册资本增资为4.903亿元。
为进一步发挥浙江大学科技、人才等综合优势,并结合圆正控股集团的体制机制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圆正控股集团现金出资2.55亿元并控股的浙江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5月21日揭牌成立,2011年9月正式注册,注册资金为人民币5亿元,作为发展学校科技产业的主要力量。
目前圆正控股集团由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创业投资公司、科技园公司、后勤集团、圆正旅业集团、新宇集团、城乡规划设计院公司为核心企业组成,其中包括浙大网新、众合机电、网新兰德等参股的上市公司。业务范围涉及科技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高校后勤(餐饮、学生宿舍、物业管理、园林绿化、维修、交通)、旅业(酒店业、旅游、会议会展)、规划设计、农业科技项目等多个行业。
二、以建设和发展浙江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为重点,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协同创新模式
浙江大学科技型企业在全国高校科技企业的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收入总额、利润总额、实际缴纳税金排名中均未能进入前一百名。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学校产业规模和资产等指标与兄弟院校相比较有自身的特点,即科技企业家数多,但投资额少;科技成果多,但转化为科技企业的少;转化的科技企业中,与浙大资产相关的科技企业更少。因此,实现传统产业向科技产业转化势在必然,必须创建一个新的机构和运行机制,创办高科技企业,发展高科技产业。
(一)筹建过程及基本情况
2010年初,通过总结原有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经验,我们在学习借鉴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运营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浙江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自身需要,作出筹建成立浙江大学创新技术创新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院)的决策,目的在于依托浙江大学在科技、人才、产业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发挥浙江省、杭州市的区域经济、政策优势,结合民营企业的市场优势,积极搭建有利于浙江大学以及杭州市、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平台,争取和整合优秀的资源,努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创新院作为企业独立法人,坚持“政府支持引导、面向行业需求,发挥整合优势、产研携手并进,引入金融催化、培育高新企业,培养高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方针,在“研发领先适用技术、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引进国内外先进项目、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培养和引进高端研究与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基本定位下,建立“政策引导、科技支撑,金融推动、市场主导、企业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技术成果产业研发与产业化平台。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面向区域、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打破领域、区域和国别的界限,广泛吸纳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开展深度合作,发挥集聚优势,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造就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形成“政产学研用金(金融)”等创新要素融合的多元化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探索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诸多要素协同创新的先锋和主力军。
在教育部、财政部、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和浙江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大学创新技术创新院有限公司于2012年5月21日正式揭牌,2012年9月29日正式注册成立,同时成立二位一体的杭州市工业技术创新院。创新院由浙江大学圆正控股集团携手浙江省财务开发公司、杭州市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新和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天立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金沙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共同现金出资设立。
(二)组织架构及运行模式
创新院设股东会和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同时,开创性地组建了由校内外行业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立项决策委员会,为各个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市场应用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专业论证。创新院基本的组织架构有综合管理机构、发展战略机构、项目管理机构行业研发中心、产业化与推广服务机构、企业管理与增值服务机构等。在这个基础上,为了建立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创新院完全实行市场化、企业化运作。以项目事业部的模式组织科技成果的产业研发和产业化以及市场的前期拓展。
创新院的运行坚持以“做科学技术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合伙人”为原则,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目标是:
立项支持。通过细致的筛选和评估,对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孵化予以支持,采用政府、风险投资、企业等多方资金集中使用的方式,支持成果中试及产业化。
技术集成。通过必要和适当的整合,解决优势互补问题,使成果方与需求方更加了解、信任、协作,将开发某个环节的个体整合为开发完整过程的集合体,让科技人员的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
市场服务。利用创新院组织的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作为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研开发的补充,通过对下游市场的服务,创造上游产业效益的新增长。
体制转轨。结合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积极参与工业企业的体制调整,从根本上保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成功率。
创新院的盈利模式是在不断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技术企业、做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同时,通过持有所孵化高技术企业的股权来获取盈利的。即通过“高技术项目研发投入——成果转化——高技术企业孵化(产业化)——高技术企业发展壮大——股权分红或转让取得收益——高技术项目研发再投入”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来实现创新院的目标。
(三)政策支持及模式创新
浙江省、杭州市政府每年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用于创新院产业化的资金需求。同时杭州市政府在项目经费专项申报、研发经费加计扣除、人才落户杭州、政府公益性项目的开发等方面给予政策的倾斜。
学校在知识产权的产业推广应用上给予特别政策,并鼓励应用推广岗位的教师转移到创新院工作,并且给予创新院高端人才特殊的人事政策支持(浙大的专职科研岗位),根据这一政策,结合创新院的定位和发展,人力资源规划最终将陆续招聘2000—4000名海内外高水平科技人才(博士、硕士)。
创新院是全方位“开放”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项目来源和人才来源全开放:浙大、兄弟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个人、省内外、国内外;
2、资金来源全开放:政府财政资助、政府项目立项经费、金融资金、产业资金、VC/PE;
3、合作单位全开放:地方政府、产业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国企民企;
4、项目层次全开放:成熟理念、专利技术、实验室成果、较成熟产品(基础研究留给高校和科研机构);
5、商业模式全开放:“科技、人才、资本、信息、市场”等紧密结合协同创新;
6、股东单位全开放:高校资产公司、国企、民企(上市公司)、投资公司等等。
此外,“全方位的开放”还体现在创新院要与之合作的、必然发生关系的四个部门,那就是:政府、企业、专家学者、创业者。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创新院是一个政府部门引以为荣的产业发轫高地、一个各界企业开创蓝海的合作共赢伙伴、一个专家学者得偿夙愿的成果转化平台、一个青年朋友挥洒激情的创业圆梦舞台。
创新院的目标是建立一套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科学的激励机制,不断从创新院分离出可以独立实现产业化的团队,鼓励(奖励)技术管理骨干入股孵化的公司,形成创新院公司、研发团队、经营团队和VC/PE共同参与公司的孵化和共同成长,创办高科技公司,做大做强高科技公司,部分企业争取IPO,最终成为支撑国家或浙江省的战略性产业,同时,创新院通过自身盈利反哺学校,支持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支持学校的建设。
创新院的运行在机制创新方面实行了“双孵化”模式,即坚持成果孵化和企业孵化的结合:首先,对于一个颇有前景的科技项目,经论证评议后,立项支持其向成熟的产业化技术转化,即完成由中试(或样机)到产业化的孵化过程;其次,支持成熟的高新技术与工业企业的产业链条相结合,孵化这一核心技术的核心企业,最后,孵化支持核心企业的下游产业,开拓市场,实现“下游拉动上游”,产生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关注领域与聚焦发展
作为学校发展科技产业的主要力量,创新院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浙江省、杭州市重点扶持产业,重点在新能源、新材料、物联、IT及软件、医疗健康、节能环保、先进装备、海洋产业、仪器仪表、国防军工等产业上承担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突破,与国家大学科技园(提供场地和优质服务、孵化科技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科技创业投资公司(整合社会资源、引进社会资金、共同投资、扶持科技企业成长),以“三驾马车”的运作架构,形成大学科技园、创业投资公司和创新技术研究院公司的合力,通过10年的努力,孵化一批有重大影响的高技术公司,争取在2015年有3~5个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相关产业规模达到20亿元,到2020年有10~20个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从而带动整个浙江省、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标志性的创新技术创新院公司。
三、牢固树立规范管理的思想,积极探索创新管理的路子,全面推进学校科技产业的科学发展
高校科技产业在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服务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已成为我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力量和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给高校产业工作作了明确定位: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对高校科技产业工作和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内涵。我们浙江大学成立创新技术创新院有限公司就是积极饯行“大学”在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使命,是作为我们高校产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来积极推进的。我们的工作做好了,就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对社会,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新技术改造和调整传统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国家税收、促进社会就业;对高校,它推动产学研合作、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科研方向、提高科研综合水平、稳定科研队伍、培养创新人才、弥补教育经费等。
近几年来,浙江大学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果,科技产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内外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善,但是科技产业在规范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继续完善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管理创新,建立科学的考评和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适度放宽管理权限,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构建科技产业新的发展模式,才能提升科技产业质量和内涵,实现高校产业跨越式的发展。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圆正控股集团将积极抓住机遇,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依托学校综合优势和浙江省经济特色,扎实工作,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努力完成产业与后勤系统的各项改革发展任务,促进学校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全面提升,为学校和社会提供一流的科技产业和后勤综合服务保障,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积极贡献力量!
来源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