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管理体制 提高创新能力 建设创业载体 形成产业集群——苏州大学资产公司

发布者:胡荣光发布时间:2014-11-04浏览次数:320

苏州大学资产公司总经理 蒋敬东

2012年是我校科技产业丰收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校控股参股科技型企业数达到40余家,学校早期的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企业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10多年的发展,于6月份成功登陆创业板,实现了学校上市公司零的突破,学校科技产业产值整体规模一举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2亿。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努力贯彻顶天立地的科技产业发展思路,上游积极建设创新团队,开拓创新源泉,紧抓面向国际科学研究前沿创新成果的创造,下游优化产业政策,搭建创业平台,重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新兴产业的发展,正是上下游的紧密结合,协同推进了学校科技产业工作,使学校初步形成了以微纳加工、现代光学、生物医学、精密化工、新材料为重点的科技产业集群。 

一、确立投资主体,创新管理体系 

为了规避学校直接经营企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 理顺高校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建立起科学、规范的高校产业管理体制,同时更是为了使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市场化运作,孵化学校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2001年学校成立江苏苏大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学校国有经营性资产的责任主体,由公司持有和管理学校投入校办产业的股权,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履行相应义务,确保国有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使公司成为高校产业化工作和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纽带,公司成立以后,通过引入社会资源和学校科技成果的有机结合,已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企业40多家,其中科技企业34家,拥有股权7700万。

2010年,为了将科技成果创造和产业化工作更紧密的联系起来,更好的促进我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学校将资产经营公司和科技处整合组建了科学技术与产业部,统一组织协调科研项目申报、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形成了科技与产业联动发展的新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了学校科技创新到成果转化的一气呵成,也促进了科技支撑产业,产业指引创新的循环体系的建立。

二、建设创新团队,开拓创新源泉

近年来,苏州大学积极贯彻人才强校战略,聚焦建设具备国际视野和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端领军人才及团队,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累计投入5亿多元从海内外引进了一大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形成了国际型、交叉型、基础临床转化型、特色型、产业型5大类科研团队模式,带动了我校科研创新工作的飞跃发展。十一五期间,学校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493项, 2012年截止目前,自然科学领域获得国家级项目28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位列全国高校第20位,江苏省高校第2位,地方高校第1位。依托科研项目的支持,我校科技成果硕果累累,十一五我校专利申请突破1000项,授权专利数500余项,2012年截至目前,专利申请突破600项,授权专利突破300项,为我校科技产业的发展积聚了充足的成果资源。 

三、改革体制机制,优化产业政策 

学校提出身份在苏大、创业在苏州的创新发展理念,充分释放学校人才高地优势,进一步拉近学校与产业的距离,提高科技人员投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学校先后有20位教授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20余位教授入选苏州市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学校荣获首批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称号。 

学校制定了《苏州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条例》、《苏州大学科技成果孵化及创业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政策中明确了苏州大学的科技成果采用技术转让、技术有偿使用、技术入股,学校所得净收入或者股权收益的80%分配给取得该项科技成果的主要科技人员,并允许老师使用横向课题结余经费作为成立科技企业的注册资本,同时学校从各类科技产业收益上交学校的总收入中提取20%成立苏州大学科技成果孵化及创业基金,科技产业处组织由技术专家、经营管理专家和企业家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评审,通过项目可获得不超过20万的经费支持。 

同时,学校修订了《苏州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暂行办法》,将教师高级职务按岗位性质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应用推广型、临床教学型五种。其中应用推广型岗位教师主要在学院(部)和相关科研机构从事技术开发、成果转换和校企合作等工作,打破了学校老师职称评定以论文和项目为主的格局,为老师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创业的职称评定提供了开辟了新的通道。 

四、建设创业载体, 服务产业发展 

可以说,在顶天方面近年来学校硕果累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创新管理体系和改革体制机制等方面学校也为将科技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如何做好立地,脚踏实地为地方经济作出贡献。在实践中学校学习和借鉴斯坦福-硅谷模式,牢固树立苏州大学是苏州的大学的发展理念,重点打造二大创业平台,搭建产业载体,并通过企业化的经营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源的投入,实现了学校科技项目的企业化和科技成果的社会化。 

第一平台: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苏州大学科技园于2007年成立,至2009年已形成一园三区,跨区发展的模式,即在苏州沧浪区建设的大学科技创业园;在吴江建设的大学科技产业园;在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大学科技创新园,结合区域优势,联动发展,2010年苏州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为了推进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江苏苏大投资有限公司出资753万元成立了苏州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作为园区运作主体,同时积极协调地方政府为科技园提供了场地和政策上的支持,包括入住科技园的科技型企业享受科技启动费和一免一减半的房租补贴,享受风险投资和贷款贴息政策,获批科技项目给予10.5配套等政策,并可通过科技园申报创业领军人才项目。 

科技园公司以大学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把科技企业孵化作为工作核心,形成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推行结构多层次、员工聘任制、分配不封顶、项目责任制的管理模式,公司根据初创型企业的发展需要,设有投融资部、科技项目部,企业管理部,聘请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作为科技园顾问团队,与地方政府联合设立创业人才奖励政策,与各类创业投资机构组建创投基金,一方面弥补老师在企业管理经验上的不足,另一方面解决初创期企业资金上的瓶颈,进一步提高了学校老师的创业成功率。此外公司积极与法律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开展合作,搭建了满足科技园企业发展需要的、系统的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公司帮助园内企业成功申报获得累计科技型企业启动资金395万元,房租补贴328万元,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4项,苏州市重大科技专项1项,苏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苏州市姑苏创新创业人才项目2项,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13项,江苏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2项,苏州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3家,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1家。科技园公司通过引进一定比例的成熟项目,收取房租租金,收取科技服务费用,并通过对园内企业股权投资,在其二次增资或上市时,退出一部分股权,逐步形成了以租金收入、科技服务、股权投资为主的自身造血功能建设,解决了科技园自身运作的成本支出。 

目前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经累计孵化各类企业200多家,注册资金约1.8亿元人民币。其中苏州苏纳特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正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华祥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苏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30多家公司是学校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纳米技术等领域成果转化的科技型企业。

第二平台:苏州大学国家技术转移示范中心(苏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为了畅通学校与地方、企业沟通渠道,促进高校技术、成果和人才向地方、企业转移,把学校技术转移工作的阵地前沿,2008年学校成立了苏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并由江苏苏大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国有投资公司共同出资100万元成立了苏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公司作为技术转移中心的运行主体,实行运营企业化、人才专业化、服务一体化、运作平台化、转移国际化的五化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转移中心商业运作模式,与学校科技产业部紧密配合并借助国有投资公司的政府背景,积极开展学校专利许可、技术推广等无形资产经营,校地、校企技术转移平台的建设等工作。

公司引入了职业经理人+技术经纪人的用人模式建立起10多人的专业团队,所有业务人员均具有硕士学历并经统一培训获得了技术经纪人资格,部分业务骨干还具备江苏省知识产权工程师资质,将工作人员的收益与业绩挂钩,采取绩效考核奖励的办法,树立了员工风险与收益对等的理念,使技术转移工作能有序、高效的运转。 

公司采用有所侧重、错位发展的原则,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为核心,通过将学校人才、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推广和选择,将学校资源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了有效嫁接,先后根据地方产业升级发展的重点,与各地方政府共同出资成立了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南通纺织研究院,苏州大学苏州纳米研究院,累计获得地方支持5300万,实现了苏州大学科技成果在地方的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发展。 

技术转移公司积极与地方龙头企业合作,搭建校企科研平台,先后建立了苏州大学沙钢研究院、苏州大学-润新生物医药研发中心、苏州大学-澳洋医药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大学-盛世华安智慧城市物联网研究所、苏州大学-阿特斯光伏研究院等18个校企共建科研平台,企业研发投入约2000万。 

此外,公司高薪聘请了具有专业背景的海外技术转移高层次人才,打造出了别具特色的国际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成学校与法国爱迪特集团签署协议共建苏州大学法国EDIT在线检测及控制国际联合实验室、与英国斯旺西大学、苏州生物纳米园合作成立健康材料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共建的同步辐射联合研究中心,打开了学校科技成果的国际化转移通道。 

五、成果转化稳步增加,产业优势逐步体现 

我校利用苏州地域优势、紧靠学校科研力量、创新管理体制、依托创业平台,积极引导老师创新创业,将孵化成功的科技项目、科技企业做大做强,逐步构建起学校内部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循环系统,成功扶持发展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实现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保证了学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目前,我校已经成功培育了三十余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重点发展符合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光学、生物医学、精密化工、新材料等极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涌现了一批引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领军企业,形成了成熟型、发展型 、孵化型的学校科技产业梯队。 

1、苏大光学产业成为实现学校顶天立地战略的成功典范 

苏大维格(证券编号:300331)的微纳米技术代表了我国激光图像与防伪行业的最高标准 

苏大维格公司是苏州工业园区第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其激光全息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公司主要从事数码激光图像应用软件、数码激光全息制版技术与设备、新型激光包装材料的技术工艺、光信息处理器件及其相关工程性技术研发和生产,是我国最好的微纳米结构图像关键设备的研发与制造者,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纳米制造研发与应用平台,诞生了一批填补行业空白的创新成果,已有授权受理发明专利30余项。20126月,苏大维格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实现了苏州大学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空间光学的尖端技术成就了苏大明世及相关产业的国内唯一 

在神六、神七上,装备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鸣球、潘君骅领衔的苏大光学所研制的卫星相机,其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可视电话、计算机光驱、非球面透镜、夜视仪等领域。在此基础上创建的苏大明世光学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生产非球面模具加工、检测设备的公司,从产品的设计、加工到生产都由自己完成,摆脱了对国外技术和产品的依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目前,苏大明世开发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它将带动行业几十亿元的产值。 

2、苏大辐照技术诠释了拥有行业五个第一的样板企业 

作为中国辐照行业的样板企业和产学研一体的典型,苏州大学的华东辐照有限公司创造了全国辐照行业五个第一:制定了国内第一个医疗器械辐射灭菌标准;建成了国内第一座设计容量为100Ci-60的工业辐照装置;是国内第一家进行辐射硫化试验的企业;成为全国第一个取得欧盟市场准入证的辐照企业;企业规模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3、苏大的精细化工产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苏大特种化学试剂实业公司的金盐高纯氰化金钾)在芯片制造中得到广泛运用。 

苏州大学特种化学试剂实业公司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金、银、钯、铂、铑等贵金属化学试剂的制造、提炼、回收以及贵金属电镀添加剂、生化试剂等产品的生产,其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纯氰化钾已被广泛应用于IT行业。该公司与日本索尼公司结为绿色伙伴,产品获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并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2007-2011年,该公司累计产值达到15亿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立蓝环保的吸油宝开启了污染物处理的新篇章 

苏州天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学校科技成果,从事树脂型吸附剂处理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环保公司。20104月,公司产品销售并直接参与了江苏盱眙原油泄漏事故的处置。20107月产品直接用于大连原油泄漏事故的处置。20106月和8月产品用于常熟两家钢铁公司的废机油泄漏处置。20106月产品用于苏州的柴油泄漏事故处置。20107月安庆大沙河一家化工企业化学危险品泄漏,安庆石化公司将其作为应急储备已购买的本技术产品吸附材料用于该泄漏事故的处置,在短短几小时内就及时处理了泄漏事故并将化学品全部回收。 

4、医学生物技术的集成使我校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获得重要伸展空间 

赛尔公司的单克隆抗体研制生产走在全国前列 

苏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干细胞和生物制品研究,同时致力于转化研究成果,为社会民生服务。近年,由阮长耿院士领衔研制的RH血型试剂通过了国家药检局论证,并在国内首家生产出近二十个RhD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IgM),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目前,我校的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已建成了一整套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和生产技术平台,具有很强的研究生产能力,力争发展成为中国单克隆抗体研生产发中心 

苏豪公司的研究成果丝素蛋白人工皮肤为国内外首创。

依托我校相关科研团队,与上海瑞金医院合作,苏州苏豪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丝素蛋白人工皮肤的研究和生产。此项技术受到国家“863计划资助,并获得2007年江苏省重大成果专项资助,研究成果丝素蛋白人工皮肤为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经获得国家相关批文,相信在不久之后,公司在烧伤外科治疗运用中产生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苏豪公司也将成为世界一流的丝素蛋白人工皮肤研究和生产基地。 

六、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创业平台建设,推动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 

1、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官产学研合作机制。以科技创新为契机,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加快推进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纽带的新型合作机制,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先导作用,形成以企业为龙头,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躯干,政府为尾翼的系统结构,实现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战略转变。 

2、建立投入、撤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高科技企业创业和成长过程有其特殊规律,只有极少数高科技企业最终发展成为成熟企业、上市公司,大多数高科技企业在其成长的不同阶段,不可避免地发生并购、重组甚至清算、关闭。因此,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高校办企业,也应该像高校培养学生那样,成材了就让他走向社会,而不要始终抱在怀里。高校企业孵化成功之后,在其成长的不同阶段,可适时撤出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股权,获得收益,用于转化其它科技成果或者补充学校教学、科研经费的不足。 

3、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建立创新引智机制。灵活运用人才扶持政策,形成创业型领军人才从引进补贴、科研启动、项目资助到风险投资等全过程的支持体系,营造人才从创新到创业、从科研到产业化良好的成长环境。 

4、积极推动校内设立技术孵化载体,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学校师生将应用型的高新技术项目在校内进行初级孵化,待条件成熟时迁入大学科技园进行创业,保证孵化项目的健康发展,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争取在十二五期间,科技园成功孵化科技型企业200家,毕业企业达50家,其中销售额达亿元企业3家,成功培育各类上市企业2家。 

5、将技术转移中心成为我校资源向地方辐射的有窗口,实现服务上规模,水平上档次,服务覆盖整个长三角地区,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校地研究院达到6家,校企联合实验室达到50家, 成为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典范。同时实现跨国合作规模上的跨越,与10家左右世界著名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的合作,加快国际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的转移转化,建设5000平方米的国际技术转移示范区,与国外著名高校及跨国企业共建5-10家国际研发平台,实现跨国技术研发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国际科技合作渠道。

6、以现有成型的科技产业集群为基础,发挥这些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获得的资金回报,借助创业载体的孵化服务作用,实现我校科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争取十二五期间,学校参股科技企业总数突破60,学校参股科技企业上市数量不少于2家,实现学校股权收益3亿元以上,产值超过20亿人民币,学校科技产业生产总值进入全国高校排名15名以内。 

来源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