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占元:深入推进高校科技事业科学发展

发布者:韩金廷发布时间:2012-04-25浏览次数:267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杜占元

 

4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展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全面阐述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要求,明确指出了高等教育战线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方向。胡锦涛总记的讲话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教育改革发展和推进高校科技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准确把握形势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高校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

“十一五”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高校科技工作蓬勃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 高校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科技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高校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二是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实验室、工程中心、科技园、国际合作机构等)建设不断加强;三是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四是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五是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为我国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深入落实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三个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这些都对高等学校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显著增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今后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条件下,突破能源、资源、环境瓶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都需要高校主动面向国家需要,积极参与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第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高校科技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去年以来,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启动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吸引、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基地建设,更加有效地组织推进实施国家重大专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这都是高校发展的新契机,也是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

第三,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对高校科技提出了新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既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也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之一。必须充分认识高等教育中科技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辩证统一特性,发挥高校科学研究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大力促进科技与教育的深度结合,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第四,全球科技的活跃发展为高校科技提供了新的机遇。新世纪以来,全球知识创造呈现爆发性增长,一些基本科学问题有望获得重大突破,科学研究手段和科学仪器制造工艺不断改进,从微观和宏观进一步拓展了人类认识的极限,各国纷纷出台科技战略和政策,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都为高校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提供了难得机遇。

高校科技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与国家需求相比、与我们未来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和贡献需要进一步发挥等问题和困难,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科教结合在思想认识和体制机制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科研与教育结合、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是高校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何因应科教结合的特殊要求,充分发挥高校特殊地位和作用,这是当前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需要高校花大气力认真研究,提高认识,从体制机制方面加以解决。

二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取得了一大批的科技成果,包括论文、专利、奖励等,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追赶阶段,还存在差距。必须充分估计和正确认识高校在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一般成果比较多,重大成果少;学术性成果比较多,重大应用突破少;跟踪追赶性的成果比较多,原始性创新的成果比较少;自由探索小团队的成果比较多,有效组织实施大团队协同创新的重大成果比较少。分析原因,一是创新意识还不够,二是能力、条件受到某些方面的局限,三是机制的潜力还没有挖掘出来。提升创新能力是高校提高质量的根本要求,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

三是创新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典型的、突出的表现是急功近利、学术浮躁和一些损害高校形象的学术不端行为。急功近利、学术浮躁是影响高校创新能力和潜力发挥的重要制约因素,如果不能很好解决,高校科技要取得重大的突破和进展难度更大。

四是高校科技管理改革工作须进一步深化。一是在前瞻性的部署方面有待加强,特别是在加强宏观管理方面要率先探索,体现出科技管理的高水平;二是要针对高校资源多、数量多、人员多、项目多、学科多的特点,努力实现更高效的、有组织的科研工作管理,发挥更大优势。

总的来讲,高校科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只要认真分析,认真思考,找准方向,就完全有能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深入落实规划纲要,全面谋划高校科技事业的新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高校科技工作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以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为核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等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推进教育与科技紧密结合为战略方向,做好高校科技工作和科技管理工作。

目前,首要的任务是认真学习胡总书记在清华大学100周年建校大会上的讲话,学习刘延东国务委员关于高等教育的论述和讲话,贯彻教育部党组的部署和安排。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对高校科技工作的定位、途径和目标都作出了明确指示。按照总书记的要求,高校科技工作要体现战略性、前瞻性、公益性,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高校要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要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学习总书记的讲话,关键是要落实好,贯彻好。

高校不仅是科技与经济重要的结合点,也是科技与教育天然的结合点,这个优势为高校所独有。如何发挥高校优势,把高校科技工作的活力激发出来,把潜力发掘出来,把科技管理工作者的创造性发掘出来,使高校科技成为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一块重要阵地,是当前高校科技的重要任务。总体上要以以下三个方面为抓手:高校的创新体系建设;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文化建设。同时,在高校科技管理具体工作中,要学习和遵循三个规律:一是教育规律或者人才培养规律;二是科学探索与发现的规律;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或者说价值规律。   

下面就高校科技工作中的10个方面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讨。

1.如何在大力推进科技教育结合上有新探索。科教结合是高校天然的、最大的优势。如何发挥优势,关键在每一件具体工作中落实。科教结合最难的是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真正实现结合。科研管理工作不是孤立的,科研管理工作也不可能孤立,关键要做到全校各项工作一盘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科教结合搞不好,就做不到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2.如何在完善高校创新体系建设上有新进展。高校创新体系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体系建设上,除了硬件平台以外,要特别重视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等软环境的建设。

3.如何在发挥高校优势、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方面有新提高。关键是高校要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水平科学研究要体现在质量和贡献上:一是原始性创新的能力;二是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两个方面都得讲,不可偏废。

4.如何以改革为动力,在机制创新上有新突破。机制是目前比较明显的制约因素。今后高校科技平台建设、团队建设、重大项目、学科建设不仅要看学术水平,还要论证机制创新,要把机制创新作为重大项目、平台建设和团队建设的必要条件。真正解决机制问题要靠改革,冲破阻力。

5.如何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有新创造。高校扩招带来了人才结构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人才培养要落实人才多样化和人人成才的观念。要加强科教结合,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如何在加强高校战略研究和品牌智库建设上有新目标。高校要为国家战略和宏观政策服务,为企业提供咨询,都需要发挥高校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要努力建设一批战略研究智库型的机构,为国家培育一批智库基地。

7.如何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上有新贡献。教育信息化是科教结合的一个标志领域,高校的责任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新技术,二是推广应用新技术,三是搞好自身的信息化建设。

8.如何在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新成效。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是高校科技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特点。第一个层次,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第二个层次是技术的转移;第三层次是咨询作用,为国家、企业、政府提供咨询;第四层次是具体的技术转化为产品,并推进产业化。

9.如何在更好地建设创新文化上有新举措。要建立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努力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10.如何在提高管理水平上有新发展。特别要花大力气在组织协同创新上有新的发展。

以上10个问题,有的问题很复杂,解决起来也有困难。在这里提出来,主要是希望充分发挥大家的学识和智慧,进行深入调研和思考,不断探索高校科技工作的新路子。

高校科技工作者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抓住发展的大好机遇,为国家教育事业在新时期的大发展做出新贡献,努力开创高校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来源:《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第8